今年“十一”黄金周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假期延长至8天,中秋节回乡探亲、家人团圆主题和国庆节欢度国庆、休闲度假主题,共同推动假日旅游需求集中释放,居民出游意愿旺盛,全市旅游市场整体活跃,各项指标平稳增长,旅游接待保持高位运行。“十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302.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2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6.1%。
一、热点景区持续升温。十一期间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仍是大幅拉动自驾游自助游市场的重要因素,大量散客和自驾团队涌入威海,旅游景区停车场小型私家车停车量占到七成,重点旅游景区依然是大部分游客的首选,再度体现了传统龙头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中的支柱性地位和引领作用。各景区结合秋季旅游特点,均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除1号、3号受天气影响游客有所下降外,假日期间接待形势旺盛。“十一”黄金周,全市纳入监测的20家收费景区点共接待游客63.83万人次,实现收入6917.4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14%和9.3%。其中,刘公岛景区推出威海本地市民特价门票活动,实现收入971.6万元;华夏城景区推出本地市民特价门票活动,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5.6%;天沐温泉组织八仙过海划皮艇、海尔兄弟游泳比赛等活动,汤泊温泉推出特惠套票等活动,两处温泉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赤山景区推出购买成人票赠送门票优惠券活动,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6.8%。那香海景区推出秋季健康养生体验之旅,举办“香海邀明月·万家共此时”中秋文艺晚会,仙姑顶景区举办首届才艺大赛均迎来大量游客。
二、新业态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以来,市旅游发展委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加旅游有效供给,乡村旅游、体育旅游、购物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加快聚集人气。一是乡村旅游如火如荼。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乡村采摘、户外休闲、探亲访友、渔家体验等自助休闲游数量明显增长,各乡村旅游景点也纷纷推出各种活动。十一期间,24家乡村旅游监测点接待游客2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25.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6.7%和19.3%,其中葡萄等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餐饮、花海等项目成为游客喜爱主要项目。临港区汪疃镇举办葡萄文化旅游节,组织开展葡萄达人趣味赛、特色农家宴等活动,游客们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尽享田园之乐。文登山泰种养殖生态园推出无花果、苹果、梨采摘活动,倡导回归自然,体味纯正生活。二是海洋旅游亮点突出。荣成市海洋牧场休闲渔业旅游新业态亮点突出,寻山、桑沟湾等海洋牧场则推出海洋科普及海上观光采摘等项目吸引了大批来自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地散客;东楮岛、河口渔村、鸡鸣岛等推出的住渔村、吃渔家饭、乘渔船出海,做渔夫体验等民俗项目,成为家庭亲子游的热捧产品。南海新区在乐美达沃文化小镇举办第二届国际生蚝旅游文化节,推出免费品尝生蚝活动。三是赛事旅游独具特色。9月30日至10月1日威海铁人三项世界杯赛暨威海超级铁人三项系列赛举办,赛事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观赛,半月湾等赛道风景成为游客驻足赏景的重要去处;10月2日至4日,荣成市举办歌尔杯2017荣成全国航空嘉年华暨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航空航天模型比赛,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
三、假日旅游消费集中释放。各旅行社积极适应形势发展,转变经营思路,根据游客需求因势利导推出了“渔家乐体验之旅”、“休闲采摘自驾游”、“农家体验自驾游”等休闲新线路,给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休闲产品。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纳入检测统计的46家A级旅行社,共接待团队数为116个,接待人数3186人,分别同比增长3.6%和2.1%,主要来自省内、北京、上海等地,其中60%是省内游客。组团团队数为134个,组团人数3512人,同比增长2.9%和2.7%,主要目的地是省内、京津冀等地。10月1日,威海首家京东“礼尚威海”旗舰店开业,采取“城市资源+京东”模式,将“礼尚威海”旅游商品纳入京东平台渠道销售,进一步畅通了线上线下渠道,扩大游客购物旅游购买渠道。旅行社团队游客及大量的自助游、自驾游游客到威海市各大商场购买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等,威海品牌地产品展销中心、威高广场、韩乐坊、荣成海洋食品博览中心等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均迎来了大量游客购物。全市各星级饭店、星级餐馆积极创新秋季养生菜品,婚宴、家宴较多,游客逗留时间明显延长,十一期间,全市17家四星级以上饭店实现经营收入2675.7万元,同比增长10.6%,客房平均出租率为79.2%,同比增长11.9%。光明路、纪念路、海水浴场海鲜一条街等品尝威海美食的游客天天爆满。
四、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一是做好节前部署。为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秩序,9月21日,市旅游发展委牵头召开威海市旅游联合执法联席会议暨秋季旅游市场秩序联合整治行动会,联席会议18个成员单位及各区市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均参加了会议,围绕“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秩序维护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联系会议成员单位集中开展了专项整治,各成员单位依照职责分工对各自行业进行了集中整治,着重对不合理低价、强迫购物、强制消费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查处。9月28日,杨丽副市长围绕假日旅游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门视察;市旅发委联合相关部门,在市内各景区及周边开展“十一”黄金周节前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二是加强节日期间督导。“十一”黄金周期间,市旅游发展委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旅游市场进行了多次联合执法检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海波带队对全市旅游市场进行了安全督查,在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刘公岛旅游码头,实地查看了游客接待服务、旅游产业监测平台等方面的情况,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安全防范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同时,重点抓好涉旅安全,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各涉旅企业在“十一”营业期间,都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经营。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执法。旅游联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均实行领导带头值班,抽调专人对旅游市场秩序进行督导检查,严格执行旅游投诉案件处理“首问负责制”,对投诉案件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对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马上协调解决,实行“日报告”制度,重大案件和突发性事件在第一时间报领导小组,切实保障旅游市场秩序。十一期间,共受理旅游投诉28起,均已办结,全市旅游市场稳定有序,未发生重大安全及投诉事故。四是优化文明出游环境。市旅游发展委持续开展文明旅游活动,组织志愿者们先后走进汇悦海洋牧场、京东“礼尚威海”旅游商品旗舰店、华夏城景区、旅游精准扶贫村、威海幸福公园、国际海水浴场等场所,向游客和市民广泛发放文明旅游宣传手册,宣讲文明旅游知识,引导广大游客文明出行,旅游从业者文明待客。节日期间,市旅游发展委实时监控各大景区游客承载量,通过微博、微信等随时发布景区客流情况,引导游客错峰出行,12301旅游咨询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